成功案例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再次打破高龄禁区

文章来源:南昌三三四医院发表时间:2019-04-28 11:38:40

 

老年人都谈“骨折”色变。特别是股骨颈骨折,如不及时治疗,至少有一半的几率会导致老年人死亡。近日,92岁的李爷爷(化名)因股骨颈骨折后,在南大附属三三四医院骨科主任杨保良团队的帮助下,成功进行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且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家属们对术后效果十分满意。

我不想就此“瘫痪”

李爷爷今年虽92岁高龄,但生活上几乎不麻烦别人。可人年纪大了,身体机能难免衰弱。前一阵子,李爷爷午饭后刚想起身走走,一不小心滑到在地,当时就动弹不得。

 

 

家属们赶紧将他送至南大附属三三四医院骨科诊治。检查显示,李爷爷右侧股骨颈骨折,医生建议手术治疗。“90岁了,有没有必要手术?”子女很犹豫。毕竟任何手术都有风险,何况是身体各脏器都“年久失修”的高龄老人;但如果不手术,长期卧床的风险也显而易见。大家谁都拿不定主意。“做还有机会康复,我不想就此瘫在床上。”李爷爷态度坚定。

信赖,源于专业的医技

起初,李爷爷心里也没底,“杨主任为我分析了情况后,我觉得骨科团队是很负责任的。”因为杨主任和他提到,对于高龄骨折患者而言,如身体机能允许,还是建议手术治疗,患者也可尽早下地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否则老人将长期卧床,导致坠积性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DVT)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最后,李爷爷在骨科团队、手术麻醉科等多科室协助下,成功接受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第二天,李爷爷就能下地活动了。

 

 

图:老人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南大附属三三四医院骨科主任杨保良指出,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是髋部骨折的常见类型,常被医学界称为“人生中最后一次骨折”。因为治好了,老人行走如初。不治,可能会出现骨折不愈合、感染、股骨头缺血坏死等情况。

据统计,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一年的病死率高达50%,因为很多老年人伴有基础病,甚至还有肺心病或肺气肿等疾病,血液黏稠度高,患者如果惧怕手术而选择保守治疗,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发生,致残致死率就非常高。

 

 

图:人工股骨头置换示意图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在最快时间让患者下地活动,极大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如今高龄已不是手术的禁区,许多高龄老人手术后均恢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