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 >

奇迹20日 唤“起”脑梗植物人

文章来源:南昌三三四医院发表时间:2017-09-04 15:58:50

  2014年9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但却是乡村中学校长杨书方(化名)告别教育生涯的日子。即将退休的他勤恳40年奉献在教育事业,此时本该是安享晚年、弄孙为乐的年纪,岂料一次突发脑梗让他彻底瘫痪在床,连基本的饮食起居、生活自理都成了头等难事。
  两次“开脑”后,老校长仅能眼神交流

  就在退休那年,杨书方前往有关部门办理相关退休手续。谁料途中突然左侧手脚无力,倒地后不省人事,好心人急忙把他送到镇上一家医院救治,诊断为脑梗塞。医院进行溶栓治疗后出现脑出血,随后又转到省城一家大型医院,并实行两次开颅手术治疗。经过近几个月的治疗,杨校长醒了过来,但同时也让家人接受了沉重的事实:今后将长期瘫痪在床,除保留一些本能性的神经反射和进行物质及能量的代谢能力外,认知能力(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知力)已完全丧失,无任何主动活动。即日常所说的“植物人”。
  四处辗转求医,除了睡觉都在“治疗”

  医院曾建议家属放弃治疗,但杨书方妻子和家人并不甘心。他们辗转省城多家大型医院求医问药,老伴还从亲友处打听为植物人进行康复的治疗手段,甚至还请了针灸师上门理疗。然而近2年的时间过去了,杨校长康复并无太大进展。
  一次,南昌大学附属三三四医院的社区义诊将杨书方老伴的目光吸引住,医院的康复科理疗师现场为一名中风后偏瘫后遗症的患者进行按摩理疗,现场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让偏瘫患者麻木的右手出现了细微知觉。杨书方爱人觉得不可思议,径直走向医务人员面前详细了解了情况。
  “脑梗瘫痪就要一辈子卧床,这是一个误区。如果病人不小心错过了“黄金时间”,也别放弃,只要进行正确的康复理疗,也可让肢体功能渐渐恢复或延缓恶化。”听了医生一席话后,杨书方爱人决定寻求专业医院,让老杨接受系统治疗。
  老校长正接受针灸理疗

  专业系统康复后,“植物人”能坐了

  在南昌大学附属三三四医院康复科专家毛陵森主任指导下,接诊医生贺书全、治疗组技师长曾小平让老校长接受了康复初期评定。下肢关节痉挛、双下肢肌张力4级、四肢关节活动受限,老校长此时虽然能发出简单的话语,但整个人的状态从康复训练来说,需要从零开始。
  康复科治疗组曾小平技师长为他进行关节松动训练

  了解老校长的病史病情后,医务人员为他“量身定制”了一套系统的康复治疗计划:先予以改善脑循环和改善肢体功能障碍对症处理,同时配合针灸、气压治疗、低频脉冲电治疗、痉挛治疗仪、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等方式为其进行康复治疗。多管齐下,再加上老校长在治疗组技师长曾小平的指导下每天进行定时定量的康复训练,治疗方案很快便见到了成效:老校长原来完全丧失功能的左手已经可以自主活动,并能带动右手一起上抬。为可喜的是,仅仅20天的治疗后,老校长能够自己坐立了!
  康复20天后,老校长能坐了

  康复科主任夏昆说,像杨书方这样一般需经过三个月左右系统的康复治疗,可得到大程度的功能恢复。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尽早地接受康复治疗,脑梗患者恢复独立生活能力的几率能达到90%,部分患者可回归社会,过上正常人生活。
  康复科

  康复科团队有高级职称人员4名。科室设有PT治疗室、OT治疗室、言语治疗室、传统治疗室、物理因子治疗室、高频治疗室,中药熏蒸治疗室、儿童康复治疗室、小针刀治疗室、康复工程室等各独立治疗区。配备有先进的康复治疗训练设备,如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减重步态训练系统、平衡功能检测和训练系统、电动起立床、吞咽治疗仪、磁振热、脑循环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各种高、中、低频治疗仪、语言及认知治疗仪器、智能温热牵引床、电脑熏蒸床、关节肌肉手功能训练器及其他各种康复训练仪器。对神经系统疾病及骨关节疾病功能恢复、小儿脑瘫等临床综合治疗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