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

转业不转志,退伍不退色!绿色军装铸就天使白

文章来源:南昌三三四医院发表时间:2018-08-02 09:01:04

 

在南大附属三三四医院,有一批特殊身份的“军人”,他们服役时候听党指挥,保家卫国;转业、退伍后,他们救死扶伤,默默奉献,一丝不苟,任劳任怨,转业志不变,退伍色不改他们身上有军旗下热血铸就的军魂,肩上有着人民健康的重任。他们用坚挺刚毅的精神告诉我们,即使脱下军装,军人风貌永存。

军医缩影

1、杨绮帆 神经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从军34年,曾担任解放军九四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的杨绮帆,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军队临床成果三等奖,军队临床成果创新奖。军医,这个神圣的职业,让他在神经外科领域不断刻苦钻研,发光发热。转业后,他来到了南大附属三三四医院,凭借高超的神经外科诊治技术,给更多人带去了生命的希望。对待医学事业一丝不苟的态度,让他收获感谢信和锦旗无数。

2、钱洪军 普外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舅舅是名海军军医,从小就耳濡目染的他,立志也要踏入军营。1985年7月份,他有幸参军入伍,这也是他这辈子最骄傲的时刻。在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医疗系毕业后,他先后在解放军八三医院和解放军九四医院从事普外科专业26年。在部队里,锻炼了他钢铁般的意志,丰富了他诊治各类急重创危重病患的临床经验。期间曾担任第十四批援赞军医组组长,接受赞比亚国防部长授于勋章嘉奖。从军期间固然辛苦,但他打心眼里为自己是一名军人感到骄傲。16年转业到南大附属三三四医院后,依然带着一腔热血与加倍的责任感,自律自强的完成各项医疗工作。他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军医,我骄傲!

3、王志 检验科主任 副主任技师

 

 

1986年参军入伍,用他自己的话说,部队这座大熔炉炼就了他忠于使命的情怀、乐于奉献的精神和严谨踏实的作风。2011年,即将从解放军九四医院转业的他面临新的人生选择,但他不愿意放弃多年学成的医学检验,来到南大附属三三四医院继续这一事业。工作中,他没有丢掉军人的本色,默默奉献,几乎没有享受过年假。他说,作为军人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仅是工作上,在身体上也是如此。他告诉我们,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需要强健的体魄,所以自己非常注重锻炼,这也是当兵后融入了骨髓里的基本素质。

4、刘蔚 口腔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从小就有着军人情节的她,1994年带着家人的支持毅然选择了参军入伍。在解放军九四医院从事口腔临床工作20多年的她,参与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科研项目,作为主要完成人获中国工程类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功成名就的她并没有停歇,在部队工作期间,多次救治口腔颌面创伤及严重多发伤的患者,在口腔颌面外科、口腔种植、口腔内科各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如今在南大附属三三四医院,她一如既往的受到患者与家属的一致赞扬。

5、刘庆志 骨科 主任医师

 

 

上世纪70年代入伍,参军40余年的他,始终保持着一份军人的情怀。在第一军医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就职于解放军九四医院,这一待就是近20年,作为曾经的部队医院骨科主任,他曾在各种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医学专著2部,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3项,对于显微外科技术,特别是断肢(指)再植,手指再造、各种皮瓣移植有着熟练的手术技巧和成功的临床经验。他说作为一名军医,除了学习医疗技术外,培养坚韧的品格也很重要。在南大附属三三四医院骨科工作期间,他依旧坚持早起,比上班时间提前半小时到医院,给患者带去饱满的精气神,让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放心、安心。

6、肖群 输血科主任 副主任技师

 

 

1990年2月入伍。1995年,他来到解放军94医院,一待就是将近30年。期间他曾担任输血科兼检验科副主任,负责检验输血专业,临床输血、微生物检验。在部队医院工作期间,他参加了联合国赴非洲利比里亚维和行动,荣获三等功。严于律己的他收获荣誉无数:中华医学会江西免疫学会会员,江西省输血科协会理事、南京军区医学装备考核员,优秀带教老师,优秀教练员。2018年转业到南大附属三三四医院工作后,他不忘初心,不改严谨务实的军人作风,获得好评无数。

7、罗健梅 护理部主任

 

 

出身于军人家庭的她,1987年入伍,开始被分配在通讯专业。后来分专业考试,她毅然选择了护理专业。没有当过兵的人,永远无法理解军人的情怀;没有经历过部队磨练的人,自然也没法理解一个女兵对事业的执着。转业时,许多人建议她换个职业,但她没有动摇,毅然来到南大附属三三四医院,继续穿上最美的护士服。

”救死扶伤,呵护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永保白衣天使之圣洁和荣誉。”每次回忆起当初的从军经历,她都说这是自己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经历。

8、古金耀 放疗科 副主任医师

 

 

曾在解放军171医院工作16年,对于救死扶伤、医者天职来说,他有自己的领悟。“人生的价值,不仅是轰轰烈烈,更重要的还是点滴之间的关怀,让患者感受到医者仁心的温暖。”

以下是曾在部队医院工作过的非军籍医务人员:

 

骨科主任 杨保良

 

急诊科主任 廖志林

 

重症医学科主任 李剑

 

手术麻醉科主任 帅君

曾在解放军九四医院的工作经历,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的闪光一笔,虽然他们当时在部队不是现役军人,但部队的特殊氛围,练就了他们坚韧的品格,以及对危机病情从容不迫的处理能力,工作中较其他人来说,会显得更加果断严谨。

“部队会让人不知不觉的培养出雷厉风行的处事风格和吃苦耐劳的品格,很感谢自己能有这样一段经历。”如今,在南大附属三三四医院工作的他们,依然坚守部队历练出的独特品格,攀登着医学领域的一座又一座高峰。